如何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?自媒体舆情管控?

如何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?自媒体舆情管控?

■ 文/ 王轶辰

媒体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体现,但也给舆论引导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。要充分认识到自媒体时代舆论环境面临的新格局和新问题,打通两个舆论场,形成合力,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,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。

如何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?自媒体舆情管控?

在当下中国,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,即党报、国家通讯社、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,其他渠道尤其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。之前主流的都是官方舆论场,民间舆论场传播范围较小。随着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的升级,自媒体迅速成长壮大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后,民间舆论场有了更好的“话筒”和传播平台。

从实际来看,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,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;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,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。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,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。

自媒体的兴起

恩斯特·卡尔西在《人论》中表示,人之所以能被认为是媒体,在于人既是信息传播的始点,又是信息传播的终点。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,不过是对于人的传播能力的延伸。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,才有了之后的大众传播。对整个传播过程来说,人作为媒体的存在,是第一次元的、决定性的存在。

以往,由于技术条件所限,大众传播都是由媒体作为渠道,由记者来收集信息,由报纸、杂志、电视、网络来播报新闻、发表言论。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,加上手机等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,人们开始有了自己发声的渠道和手段,自媒体由此产生了,人这个传播第一次元的决定性作用越发突出。

2002年,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·吉默尔首次提出“we media”,即“自媒体”的概念。以博客、微博等为代表的受众之间自由传播信息的传播方式称为“自媒体”,人人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,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格局。

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2003年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“We Media(自媒体)”研究报告,面对“We Media”下了一个严谨的定义: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、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,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、新闻的途径。

传播学教授丁柏铨认为,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,网民传播信息、发表意见和参与形成舆论抑或成为舆论源头,不再被限制在有网线的、固定的空间内。网民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发声,即披露信息,为他人提供未知之情、未深知之情;或就来自或官方或新闻传媒或其他渠道的信息和意见予以置评,就已有的意见加以附和或发表自己的意见,还可以由自己设置议题和议程,挑起话头,首发议论,成为某些社会舆论的引发者。不管属于哪种情况,参与发表意见的人多了,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社会舆论。

自媒体对传统舆论场的冲击

近年来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,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,信息的接受与发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,博客、微博、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接连成为人们反映自己声音和观点的重要手段,而且更加突出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,这一现实打破了媒体资源垄断的格局,对传统舆论场产生了较大冲击。

1.热点迅速增多,难以预料和控制

传统媒体由于报纸版面和节目时长等因素,关注的热点有限,而且由于出版周期和制作时间的限制,对新闻的处理都有一定的滞后性。而随着民众参与舆论的成本降低、便捷性增强,社会舆论的始发点急剧增加,由为数不多的始发点变成几乎无处不在的无数个始发点。

而且由于传播方式的快捷和互动交流的便利,往往能够呈现出病毒式爆发的态势,不仅可以传抵目标传播对象,而且可以更多地传抵非目标传播对象。这既是当下公众舆论表达及社会舆论格局的重要表征,同时也是舆论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2.碎片化情况严重、表达无序化

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,自媒体相当大比例是通过手机传播,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并非连续,而且通过自媒体平台表达的民众舆论,这使得自媒体的传播更加体现了个性化、碎片化的特征,信息传播的随机性、偶然性更大,表达更加无序化,这也加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。

3.受限制较少、非理性宣泄多

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秉承“小骂大帮忙”的原则,在传播过程中有许多纪律和禁令,从业人员也有严格的要求,而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是记者,但是没有新闻职业道德和宣传纪律的约束,加上网络的匿名性,传播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少。许多自媒体传播者,或是基于猎奇心理的价值导向,或是为了树立自己所谓“卓尔不群”的形象,喜欢传播一些非理性甚至是宣泄性的负面新闻,已引发大规模的关注。

4.虚假消息多,泥沙俱下

与职业新闻人相比,大多数的网民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,也没有职业操守的约束。他们发布的新闻,在真实、客观、公正方面都缺乏保证。同时,接收消息的网民往往注重个人情感,缺乏理性的思考,也容易二次传播假新闻。更有甚者,为了扩大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上的知名度或者为了谋取经济利益,许多自媒体经营者故意炮制假新闻以获取关注,也带来了假新闻。

如何应对自媒体冲击

目前,国家高度重视自媒体的规范发展,成立了网信办,加强了监管。在监管部门加强对自媒体管理的同时,作为传统媒体,要正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,不能忽视,也不能敌视,而是要认真应对挑战,做好衔接。

1.主动回应关切,尊重其话语权

自媒体给广大群众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,这是一种社会进步,我们应该予以尊重。对自媒体上反映出来的公众关心的话题,不能总是回避,要积极回应。

从政府角度看,要做到“及时公开”,尊重自媒体舆情的传播规律,在面对重大热点舆情时,及时公开相关信息,在第一时间进行表态,使自媒体成为传播真实情况的载体,从而有效规制网络谣言。从媒体角度看,要加强协调沟通, 回应人民的关切。

2.充分发挥大V的合作

自媒体时代,下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,但是意见总是由少数人发出。一些知名学者、明星和其他公众人物,由于其身份地位拥有较多粉丝,加上热衷于就社会热门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,能够反映公众的心声,逐渐成为网络舆论领袖,他们在舆论的传播和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,并且影响力度和范围还在增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加强舆论引导,必须重视和发挥他们在搜集反映民间声音的作用,及时发现问题、沟通协调解决问题。

3.培养自己的舆论领袖

加强与自媒体的沟通,不能总是被动应对,而是要主动出击。除了利用好网络“大V”的作用外,还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舆论领袖。以此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直接联系,建立起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,防患于未然。同时在问题出现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,避免产生误解,消除误会和谣言产生的土壤。比如,一些著名媒体人因为高出镜率,在民众之间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威信,其微博等自媒体账号也为人们所熟识,利用好这一点能够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。

4.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

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仍然高于自媒体,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把关优势,合理引导舆论走向,强化舆论的影响。此外,传统媒体还有加强融媒体建设,主动对接网络传播和自媒体,时刻关注最新舆论动态,获得言论主动权,及时正确引导舆论。

自媒体发展是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快速提升的结果,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,对于提升社会效率、尊重个人声音方面有积极的进步意义,然而由于其存在情绪化宣泄、碎片化生产、病毒式传播等特点,使社会舆论表达呈现出新的特征,也给舆论的引导与调控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媒体时代舆论环境面临的新格局和新问题,探究舆论引导的新机制新方法,力图打通两个舆论场形成合力,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,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。

如何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?自媒体舆情管控?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imeiti6.com/882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