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嗨,这里是林小倾~
01
不知不觉,坚持持续写作快3个月了,已更新70+篇文章。
按90天习惯养成法来看,我的写作习惯已经到了“不经意、自然”的阶段。
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1-7天左右。此阶段表现为“刻意,不自然”,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。
第二阶段:7-21天左右。此阶段表现为“刻意,自然”,但还需要意识控制。
第三阶段:21-90天左右,此阶段表现为“不经意,自然”,无需意识控制。
这样来看,写作算是形成规律了。
但令人堪忧的是,后台数据却一直很尴尬,并且没有一点上涨的趋势。
这么说吧,阅读量显示个位数是正常,十位数是惊喜,百位数是意外。[笑哭]
数据这么不好,我是怎么把这3个月坚持下来的?

提前做好心理预期,做长期主义者吖,边写、边学、边进步嘛。
我一直都很明确,我的写作初心是通过写作梳理分析自己的生活感悟、阅读心得、育儿分享、个人成长等。
这些成长所得,通过文字展示出来,给一些同频朋友带去一些感悟和启发,达到利人利己的效果,就这么简单。
02
当然我也知道,让人看见,受到认可,才更能促进我把这写作这件事坚持下来。
所以,面对不太乐观的后台数据,我做了以下反思:
一是,我的写作技能还欠缺,标题,排版,选题,文风,表达方式等等。
二是,没做推广运营,没能让更多同频的伙伴发现自己。
三是,利他因素还不够突出,就是说,对读者的启发还够不上被阅读被关注,文字深度不够,见解也不够独到。

说没有焦虑是假,我也想过,是不是还不到时候写作?
特别是最后一个“利他因素”被分析出来后,特别的自我怀疑。
我这点水平,会有几个读者愿意关注?
但我很快就找到了自洽的安慰说法:
别管那么多,只要在成长,就能对他人有所启发;
文字的深度不够,只是写得不够多而已,坚持写下去,总会突破;
对人对事的分析见解不够独到,是阅读得还不够多,继续保持输入会进步的。
瞧,这就是文字的力量,写着写着就明白啦。
03
最近,加入了一个学习群,看着大家的成长都那么迅速,对我这个新手来说,是很有冲击力的,无形中也产生了焦虑情绪。
然而,焦虑不能解决问题,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发展方向。

思前想后了半天,有了以下分析。
缓解新手公众号主的压力和焦虑,试试这3个方法:
1.不盲目和别人比阅读量、粉丝量的提升速度,按自己的起点和节奏来。
时不时会看到这种现象,一些经营几个月或更短时间的公众号主,阅读量和粉丝量的提升速度快到令人咂舌。
我们总喜欢对号入座,别人跟我们写作/运营时间差不多,差距怎么就这么大?
其实每个人情况不一,很多是没有可比性的。
比如:
有些是全职写作,他们有大量时间来快速学习成长;
有些是在其它平台有了不错的积累后转战公众号的,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量和写作水平;
还有些是学习领悟能力强,本身就有这方面优势的。
面对这种对比,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对比,分析好自己的起点和节奏,坚持写下去/运营下去就好。

2.报课不要贪多,选一个主要的学习群进行抱团学习,以慢为快、平稳进步。
个人认为,不管是全职写作还是兼职写作,一次报一个课就好,去全力以赴地把它学透。
只要做到认真上课,按时完成作业,得到精准点评,学到知识就不在话下了。
总之,跟紧老师的脚步,把一个课学精就够了。
课报多了,学不精学不全,还弄得自己压力很大,更是一种负担。
然后还有写作打卡群,参加多了其实也蛮费心力的。
虽然一篇文章可以多个地方打卡,但我们往往会为了返费,紧盯自己有没有打卡,生怕忘记,结果就弄得人很恍惚。
吴军老师常常告诫我们,人生要做减法。
同理,学习也要做减法,才能聚焦在某个技能提升上,去做到精确成长。
3.不要忽略最主要的输入渠道——阅读。
这一步算是“曲线救国”吧,有时候写不出来文章,就是因为输入少了呀。
阅读是保证写作的持续性的最好方式,保持大量阅读,灵感一定不会少。
这一点,对我是一个比较大的提醒。
开始写作后,我总会不经意地忽视阅读,以至于有时候没东西可写时,才会想到看书。
要提醒自己,不要为了写而写,更多时候是因为阅读后有感悟才写。
输入很重要,不管是认知提升还是知识积累。

写在后面
好啦,最后来做个简单总结:
不盲目和他人比阅读量、粉丝量,不要把全部时间拿来运营,保持大量阅读提升自己的内在核心力,按自己的节奏来,有一个平稳进步的状态就好。
厚积薄发,相信坚持的力量,加油吖[加油]
作者介绍:
林小倾,在职妈妈,早起主义者,坚持4:00起床2年+,正在通过早起、阅读、写作提升自己~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imeiti6.com/717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