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,在这个时代,人人都是记者?自媒体时代议论文作文?

不知你是否意识到,你的时间已经被微信、微博、头条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APP剥夺。互联网发展到今天,我们已经极度依赖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,吃喝玩乐等需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。

有的人沉浸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中沾沾自喜,比如曾经的我。我是一个生活在三线城市的小镇姑娘,每当互联网改变一点我的生活,我都感到欣喜,比如微信拉近了我和朋友们的距离,有些人可能已经很久没联系,但是看看她的朋友圈,就好像昨天刚刚见过一样。比如,美团让我不用出门就能吃到美食,再后来的超市极速达、买菜APP能让我在上班期间下好单,下班回家新鲜的食材就摆在我家门口,省去了逛超市、菜场的时间。

有的人早早看到了互联网的商机,抓住时代的机遇,改写了自己的命运。比如我2016年就关注的一个美妆博主MK凉凉。初识她时,她的公众号还没多少粉,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在生涩地向大家介绍化妆技巧。她最初的视频是在自己的小出租屋里拍的,和我当时的住处很像,这也让我觉得她就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,对她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。在后来的几年的时间里,我看着她粉丝越来越多,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办公室越搬越大,地段越搬越好,公司团队越来越壮大,而我的工作一直在原地踏步。

这就是这些年互联网带给我的冲击,我看着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,因为互联网变得不普通,世界正在朝着我认知之外的方向发展。

而最近看的新书《创作者》更是加深了我对“创作者”的理解。

《创作者》的作者张宁是知乎的战略副总裁,毕业北京大学,负责知乎的战略规划、合作和投资,主导制定知乎近年的增长、内容和商业发展战略,并在公司融资等关键事项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同时,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内容创作者,是知乎最早起的“答主”之一,也是知乎“聚焦创作者”的战略制定者之一。

1、什么是创作者

在传统媒体统治的年代,信息的传达掌握在各大媒体手中,内容的创作是被层层审核的,创作者是被层层筛选的。最近大火的电视剧《乔家的儿女》里面就有提到,进入报社、电视台是一份体面的、令人羡慕的工作,大学毕业生中最顶尖的那一部分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。那时的创作者都是文采跃然纸上,普通人难以企及的。

这样的刻板印象,也导致了我一度觉得内容创作和我是没有关系的,毕竟我也只是偶尔课堂上老师会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来展示,但从来没有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的水平。我文采一般,也不会博人眼球,怎么可能会成为内容创作者。

但被自媒体熏陶了几年以后,我发现,只要你输出的内容是有价值的,那么你就是创作者,无关乎文采,无关乎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。相反,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矜持,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接地气,创作的内容更加鲜活,更能吸引流量的关注。

2、谁可以是创作者

“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是创作者”

这句话已经流行了好几年,事实也确实如此,只要你有一部手机,只要你创作的内容有人关注,那么你就可以做KOL(意见领袖)。

自媒体红利也确确实实造富了一批人,比如各大公众号博主,比如PaPi酱、李子柒……

但这人人中,是否包括我呢?看到那么多普通人因做自媒体获得不错的收入,说不眼红是假的,但是我除了或主动或被动地从网上接受信息,对于创作一无所知,偶尔写一些东西发到网上,也是观看者寥寥。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那些成功的博主是怎么运作的,开始加入一些自媒体的社群获取相关信息,甚至去MCN机构工作卧底,但这所有的一切让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。直到遇到了《创作者》这本书,让我把过去了解到的信息都串起来了,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。

作者张宁在书中所说,内容正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而隐秘的力量,可以无声无息地逆转一个人的命运,也启发了无数聪明的头脑和善良的灵魂。内容创作已经不再是一种职业了,它变成了一种身份或者能力属性,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,构成一张网络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好的创作,积累了社交资本,帮助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建立信任。有了信任,就能打造内容品牌,并建立商业模式。创作者为了保持输出的频度和质量,更有质量地阅读、思考和社交,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从输入到输出的学习框架,以及对平台模式、内容行业和商业创新的认知模型。

3、创作的意义

创作首先应该是真实的,它应该是创作者自我的表达,它应该是创作者始终坚持的定位。人们需要能够感觉到,自己和创作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个人关联,同时,创作者描绘一种真实而更加理想的生活,人们就会想要把自己“代入”到创作者创造的真实感中。与其说人们是在发现内容,不如说他们是在找自己;与其说人们是在关注你,不如说他们是在欣赏自己。

当你能预测一个市场的规模时,这个市场很可能已经消失了。你看到的机会,已经不再是机会;你看到的市场,其实是激烈的竞争。市场不需要单一性的产品,而是要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没有哪个“人设”比自我更加独特,也不会有人比自己更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。创作起步最好的方向就是自我表达,为自己创作。你的一个想法、一条笔记、一段记录,都可能在某些方面给其他人帮助、启发或安慰,都是一种独特的、难以被取代的价值。

创作就是不经意间的一次偶遇,是一种自发的,自我驱动的力量,创造了多样和冗余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筛选,最终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创作。当你适应了将自我表达与公众分析后,你将从公众那里吸收正面和负面的反馈能量,随着创作的持续而不断成长,最终形成只属于你自己的个人品牌。

4、创作的技巧

创作者离不开平台,平台需要大量优秀的创作者,创作者也需要平台的扶持。不同平台的分配机制和内容价值观都不大相同,而这两者是互相关联的,可以说什么样的分配机制就会催生什么样的内容及创作者。

写作是创作的底层能力,并不是说你的文采需要多么好,而是说能够把内心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。在这个底层能力之上,再参与一些社群,比如我参加的一块写写,或者平台自己举办的训练营,再加以练习,你就能掌握一些创作技巧。平台的发展很快,技巧也在不断更新迭代。

所谓技巧只是起锦上添花的作用,在创作的道路上给你使一些巧劲。真正能够支撑你持续创作的还是“你”,你过去经历的沉淀、你的爱好和特长、你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,都是内容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。

内容创作过程本质上是从不同的来源搜集碎片,产生灵感,经过大脑加工处理产生新的内容。

看完《创作者》这本书以后,我对创作者这个角色的定位更加清晰,也更加明白我应该做的是做自我沉淀,在平台上发表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东西,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热点,蹭所谓你的流量,输出言之无物的东西。做自媒体时代的创作者,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,创造自己的经济价值,并记录属于自己的历史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imeiti6.com/628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