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转型,全媒体时代的记者转型?

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转型,全媒体时代的记者转型?

《华商报》改版以来的25年,恰是中国新闻业变动最剧烈的时期。从开疆到守成,从最初的记者“一支笔”,到今天的全媒体传播,“华商记者”已具有了符号意义,他们工作的方式在新闻业的风云激荡中发生了极大变化,但“华商记者”名号中的某些基因,却一直浸润在一路走来的新闻作品中,铺展在华商传媒的历程中。

  从纸笔为媒到全媒体传播

   1997年的记者采访,通讯依赖办公室的座机电话,交通则靠走路、骑自行车或乘公交。一支笔、一个采访本,就可以完成基本的采写工作。改版后不到一年,报社开始给一线记者配备传呼机,这种现在已消失的通讯工具,当时很好地解决了随时传递简要信息的问题。很快,手机、摩托车也配备到位,极大地促进了一线新闻采写的效率。在当时的含光北路156号,一排排统一的摩托车放在报社门口,成为令人注目的景观。1998年7月的世界杯,《华商报》更是领风气之先,派记者亲赴法国采访。2001年始,华商报社开始在全省各地市建记者站,每个站配备越野吉普、计算机、传真机,节省了采访时间,实现了稿件的快速回传。那时,在偏僻的地方,华商记者抵达新闻现场的速度,很多时候比110处警速度还快。

   当时的《华商报》,光本地新闻就有社会部、经济部、时政部、地市部等部门,人员配备齐整。摄影部有近30人,是西北地区摄影记者最多的报社,可见报社对于自采新闻的重视。这样,由外而内,内外兼具,以“工具理性”带动“价值理性”,华商记者们在工作的方式、态度、能力、作风等方面,都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。一支队伍逐渐显露峥嵘,一个名号不断为人称道。通过改版后两年多的努力,《华商报》在陕西、在全国叫响了自己的品牌,在西安的街头巷尾,到处都能看到华商报。在全国各大媒体上,都能看到转载自《华商报》的新闻。

   如果这一段时间可视作是华商报和华商传媒的初创期,是“华商记者”的群体形成和精神形塑期,则接下来的华商“黄金十五年”,就成了一个融合着热情豪情,融合着新工具、新理念、新扩张的发展过程。

   世纪初,互联网来了,趋势已不可逆,纸媒面临着重大挑战。2003年,《华商报》的官方网站华商网成立,开启了稿件电子发布的序章,推动报网融合,华商也精心运营华商论坛,很快使其成为本地最大的网络论坛。这些探索、转变,在当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华商报道的题材,也增加了和受众的互动。

   2010年,新浪微博上线,2011年,微信上线,《华商报》迅速反应,推出《华商报》官方微博微信,将新技术新应用融合在采编生产过程和终端。此后,华商头条、华商小程序、华商二三里资讯及华商大风视频等各种号网端陆续推出。华商记者不再只是凭着一支笔妙手著文章,如今的华商记者,既要会采访、写稿,还要会拍图、拍视频,还要会剪辑,会直播,会玩抖音等等,成为新式的全媒体记者。

   从纸笔为媒到全媒体传播,这一代的记者身处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一直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纳着这些变动,历史也给了他们更多的锤炼和洗礼。

  华商记者的使命与担当

   与工作方式不断变化相比,华商记者们一直迁延、融进基因中的是一贯的使命感与豪情担当:华商报的采编人员都是市场化聘用的,但这些非体制内的记者们,却恰恰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职业使命与担当。这与其基因形成阶段的管理方式和群体意识密切相关。

   在华商报改版之初,曾有一件事让同行们赞叹不已:华商报的记者不收红包不拉广告。彼时,这是行业中较为常见的隐形收入,一些单位并不禁止。但这些隐形收入常常对正式的采编业务形成影响,分散记者的注意力,严重者会形成对新闻的种种僭越。一些媒体想禁止,但却屡屡难以禁绝。刚刚改版的华商报,却令行立止,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。报社薪酬丰厚,不为碎银折腰,记者们自身的职业期许在增加。

   正是这种内心的丰盈与期许,逐渐形成了华商记者的一种作风或者说职业精神。那些年,华商报的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很是有声有色,要想批评有力,需要挺直腰杆,也需要勇气和理想。2011年9月28日,华商报的广告单日收入达到1500万,成为一个后来经常被提起的数字。也是华商记者们工作成效的体现,成为华商“黄金十五年”的一个缩影。

   曾记否,当年华商的优秀独家新闻层出不穷,许多新闻轰动全国,这是每一个华商记者都可以引以为傲的。那些年,华商记者深入战火中采访、深入疫区采访、坚守灾区采访、卧底采访、隐性采访……为公平、为正义、为疾苦贫弱、为阳光雨露、为社会共识、为力量凝聚,有新闻的地方,就有华商记者在,就有华商记者的使命担当在。

   2020年,疫情让找工作成为突出问题,华商报开国内媒体先河,创造性地“直播带岗”,深入企业一线直播,促进就业。2021年末,西安疫情封控期间,虽然自己也在居家管控之中,但华商记者们,“以你我微光,聚星河万顷”,搭建起市民与政府的桥梁,助力抗疫,纾解民生。

  未来:行业、媒体与新闻人

   这一代的记者,于当年躬身入局,见证了“新闻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其中之变,是工具、技术、环境、表达方式的改变。其中不变的,则在于人们对新闻的需求,在于新闻人在社会分工中的独特价值,在于那些精神层面的使命感和担当力。当下,传媒业还在剧烈变动之中,未来出现长时间的相对稳态大概也不太可能,变动就是这个以追求变动为目标的行业的常态,对外在变动的适应,更需要内在精神的稳定,我以价值为王,面对风云激荡。

   25年来,华商报的成功是多方面的,但我们更多地注意到了这份都市生活类报纸经营上的辉煌业绩,注意到了华商传媒旗下多份报纸的攻城略地竞相成功,这些固然突出,但华商记者这个群体对新闻业务的追求和由此而激发出的新闻理想,再由此而在实际的编采活动中表现出的使命感、担当精神,恐怕也是华商报应该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华彩乐章的地方。

   25年,对华商报而言,走过了筚路蓝缕起伏转型等等的历程,当年的华商记者们也都逐渐走过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。这些年,许多人在记者这个行业里来来往往,于其他人,是以此种职业投入生活,于许多华商人,是以生活热情投入到这样一种理想中。事实上,在我近年和华商记者们的过从中,多次感叹还有相当一批优秀而富有经验的记者们,仍然坚守在采访一线,从个体上,他们就是当年华商记者们中的一员,从整体上,他们是华商记者精神的一种代表。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。如果华商记者是一个象征,一个意象,则惟愿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于新闻事业而言,这是大有益的。于“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”而言,这是大有益的。

——来向武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imeiti6.com/15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