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媒体 教学大纲,新媒体教学大纲?

大惊喜!大惊喜!满满的干货知识又来啦,都来学习吧!今天我继续为大家分享最受欢迎的新媒体人物稿是如何炼成的。请先耐心看完此文章,定会让您受益良多。

在此之前,我们先复习并巩固下【起承转合】大纲底层逻辑,因为想要写好人物稿,这项基础必须打牢固。

一、大纲的底层逻辑

有的读者可能会想:“为什么感觉大纲的“底层逻辑”这么简单?”

比如,有的人认为写一个人物,大纲用简单的四部分表达就够了,大致可以如下:

第一部分:【起】他很了不起,取得了很大的成就;

第二部分:【承】因为童年的精神;

第三部分:【转】不仅仅是精神,还有他的努力;

第四部分:【合】总结升华,真了不起。

说真的,如果大纲抽象到这个程度的话,的确很简单,甚至还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。

【起承转合】就是四个大的底层逻辑,每个底层逻辑下面,还会有内在的小逻辑。也就是说,你的素材和表述方式,要能够证明你【起承转合】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合理存在的。

因此,我们在练习写作的时候,一定要多多练习大纲的逻辑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夯实基础。否则,想要写出来好东西,更多是靠着“经验”与“运气”。请大家不要小看大纲的重要性。一定要勤奋练习。

其实,你可以做一个标准的衡量。如果你在理解素材和选题后,能在30分钟内,写出一个200字以上的初级版大纲,那就达到了一个合格的标准。

新媒体 教学大纲,新媒体教学大纲?

二、搜集素材的注意事项

其实,很多新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常常出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写大纲的时候比较用心,但是在搜集素材的时候,很容易“填充式”。

看到一个差不多的,就给填充到大纲里面,随后,大纲原本要表现的内容也就忘了。

这里,我来讲一讲怎么搜集素材更加高效。一般拿到一个选题后,会遇到2种情况:

1.对整体的框架了解,但缺少合适的素材;

2.对整体的框架不算了解,仅仅只知道一个选题。

要重点讲的其实是第二种。

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自己在拿到选题的时候,是属于第二种情况。于是,就用了第一种,搜集的方式,见到素材就往里面填充,填充到最后,整个逻辑全都变了。

这个时候,就需要我们放下,用空杯心态,全面地去看素材。
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我在写一篇关于谢道韫[yùn]的人物稿的时候,就查了很多跟谢道韫有关的书,结果发现很多五花八门的文章。这时,我会把认为有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。

比如,赏雪、《诗经》等关键词我都给记录下来,大概有20多个。这个时候,我在其中找一个合适的主题。找着找着就发现,谢道韫这个人是才女,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“文艺女青年”。然后,一个很笼统的论点就出来了:这个才女不一样。

虽然很笼统,但是我先不管这些,我会看看能不能围绕着这个论点给“组合出来一个大纲”,比如下面的这种思路:

【起】她是一个才女,但是却跟人不同;

【承】少年时代,她的“才”不仅仅表现在诗词方面,还有zhengzhi;

【转】转换到另外一面,也就是她在婚后表现出的不同;

【合】感叹!

然后,我就开始整合。在整合的过程中,我又发现了可以优化的地方。比如“咏柳之才”,记得曹雪芹曾经说林黛玉是个“咏柳之才”。于是我就去查查细节。

结果真的查到了,这时候,我就调整了原来的大纲,【起】用林黛玉,带入咏柳,再找到典故中原来的人物。这样,就用熟悉的事物,来解释不熟悉的事物。

接下来的东西也就自然形成了。你需要记住一句话:大纲可以引导你素材的方向,素材又能反过来优化大纲的逻辑。

新媒体 教学大纲,新媒体教学大纲?

三、硬核与通俗的内容可兼容

在写作的教学中,我们发现大家会有这样一个疑问:“突然发现,现在不管是写文章、还是写读书稿,都在往这个方向偏,那就是强调受众,把知识往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去写。“硬核”的东西越来越少了。”

这背后的一个原因,就是曾经阅读是一个“有门槛”的事情。就比如说,书在过去,是给那些“有知识”的人看的。因此,很多浅显的道理,甚至目的和作用都不用说,人家自然就会看下去。

但是现在,阅读已经变成了一件门槛极低的事情。而身为内容创作人,其中有一个使命,就是“开启民智”。因此,就不应该太过于纠结所谓的“硬核”。

然而,这两件事情也不是冲突的,可以相互兼容。比如,你想写一篇“费马大定理”的故事。你可以写得很深,同时又带给读者很多硬核的、开脑洞的内容。

比如,我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个论点:“一个“伟大”的诞生,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”。

从读者关心的方面入手,然后引出这样的一个故事:

比如,在开头可以写 1995年费马大定理被安德鲁·怀尔斯证明的那一刻。然后就引出上面那个结论;接着再用现实中的例子,来再次阐述这个问题;最后,记得告诉读者如何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。

这里再强调下,你在练习的第一、二阶段,如果内心没有笃定的方法论,那么就要专心地把大纲这项基本功打扎实!

到了第三阶段,再重新拾起你内心感兴趣的事情,以及那些以前成功的“经验”。让它们和第一、第二阶段练习的底层逻辑再次结合,形成更多元化的作品。

其实,这部分请你记住三点:

第一,相信自己选择的方向,刻意练习大纲这个基本功;

第二,在写作的过程中,千万不要认为大纲有一个最好的状态,它是能够跟素材互相作用,互相优化的。它只有更好的状态,没有最好;

第三,忘掉那些纠结的事情,一个阶段只想一个目标。

新媒体 教学大纲,新媒体教学大纲?

人物稿要怎么写

接下来,我们进入今天干货分享的重点,一篇受欢迎的人物稿应该怎样去撰写呢?

在之前的【爆文拆解】分享中,我们有提到过,人物稿一般使用的结构就是“起承转合”。而在刻意练习的阶段,具体撰写的步骤,可以分为以下几步:

第一步、寻找人物的“魂”;

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,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解读一个人物,这是因为这个人有以下四个特点值得被我们写下来:

1.他的成功,值得我们学习;

2.他的品质、精神、性格值得我们敬佩;

3.他的问题,值得我们借鉴,可以让我们引以为戒、吸取教训;

4.他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和感动;

然后,我们需要大量阅读,等到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之后,再来分析消化,最终寻找到你想要写的人物的“魂”。

而这个人物的“魂”,不一定是他最为大众所知晓的经历,但是一定是能贯穿、影响他人生的一个点,比如性格、品性、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方式等等。

第二步、树立人设、完善大纲。

那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完善人物的“魂”呢?

其实,你可以从四个角度来构建这个人物的人设:

努力者人设、逆袭者人设、坚守者人设、覆灭者人设。

(1)什么是努力人设?就是这个人是笨鸟,刚开始知道要笨鸟先飞,但怎奈优秀的人太多,搞不定,可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,他都不放弃努力,最后取得了成功。

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张艺谋:张艺谋,抓住高考的机遇,改变命运,从工厂工人,变成大导演。

写人物稿的目的,是什么呢?不仅仅是写人物,而是弘扬人物背后的精神。

于是,你在写张艺谋的时候,就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,抓住机遇,实现梦想。那这时候,写这个人物的目的就出来了,那就是:用张艺谋的经历,来证明你的主题。

去看张艺谋早期的经历,他是个工人,那时候工人也不算是穷苦阶级,也可以平稳地过一生。但这是他想要的吗?很明显不是,他想要的是摄影以及更多的东西。

可是,他只是个工人,但摄影的门槛很高,他够不到。那时候的他,没有学历,没有老师,只能依靠自学。他的梦想是摄影,但苦于没有途径,可他却没有放弃,始终在关注摄影,始终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往这个方向靠近。他把自己业余的时间、多余的金钱,都花费在这上面,虽然只是杯水车薪。

这时候,高考开放了!张艺谋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!注意,限定条件:真才实学。就为前面的铺垫,给出了价值。只有当你有真才实学,才可以通过考试!不然,只要机遇来了,就能成功,那前面的努力有啥用?

张艺谋抓住了这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机遇,改变了命运。现在,虽然高考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途径,但却是很多没有其他外在条件去改变自己境遇的另一种可能,而这样的可能,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,但是它只会眷顾那些时刻为它做好准备的人。

那么,看完了张艺谋的经历,起承转合的结构是不是出来了?

(2)什么是逆袭者人设?

本来刚开始很惨,因为自己没找对路子,但后来抓住了机会。然后,因为受不了自己的颓废,看不起自己,开始转变逆袭,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师。

比如,三国时代的吕蒙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看”的故事。

(3)什么是覆灭者人设?

就是在最开始占据了很优秀的资源、也有很强的能力,但是因为他错误的选择、人生半路上沾染的恶习,导致人生后半段进入了毁灭或者晚节不保。

比如,二战时期的希特勒、曾经差点成为guomingdangdangkui的汪精卫等等。

(4)那什么是坚守者人设呢?

即从一开始就坚守着某种品质、性格、看法和梦想,不会因为利益与外界的看法而轻易改变。比如,明星中不停地磨练演技的袁泉,还有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朴树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imeiti6.com/1461.html